• 专题

菲斯·基皮耶贡蓄势待发,冲击历史记

  • 2025/4/23

撰稿:Maisie Skidmore

三月中旬某个寒冷的周四早晨,晨光将露之际,一群当地跑者已静候在肯尼亚西部全球运动交流训练营的大门外,准备与驻营运动员一起参加每周的耐力跑训练。跑步路线从 20 公里到 40 公里不等,视职业运动员的训练进度而定。今天的训练内容包含 30 公里往返跑,当地跑者竭力跟上职业运动员疾驰的步伐,却仍在途中逐渐掉队。这支精英团队的核心人物,正是史上极为出色的田径运动员:菲斯·基皮耶贡。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天空从深紫色染成粉色。空气中弥漫着木柴烟和桉树的甜香。6 点整,跑者们准时出发,他们的脚步在红土路上踏出哒哒的声响,划出霓虹粉、橙色和黄色的光芒。他们专注而沉默地跑着,目光直视前方,但仍以几乎难以察觉的手势相互示意,提醒要避开坑洼、障碍物,或是调整队形。路上只有骤然响起的吵闹鸟鸣声、偶尔传来的牛叫声,以及车辆疾驰而过的轰鸣声,肯尼亚乡村的新一天就这样开始了。途中,跑者们与徒步上学的孩童擦肩而过,过大的书包在他们瘦小的脊背上颠簸起伏。而这其实就是菲斯·基皮耶贡的起步之路,这位 Nike 签约 15 年的天才跑者是三届奥运会 1500 米冠军和一英里世界纪录保持者。

“作为一个来自乡村的小女孩,我赤脚跑着去上学和回家。那时候真的很有趣,你知道吗?现在也依然有趣。”

菲斯·基皮耶贡

“作为一个来自乡村的小女孩,我跑着去上学和回家。那时候真的很有趣,你知道吗?”她说。几个小时后,这位身高约 1.57 米的运动员刚结束冰浴,裹在羽绒服里取暖。周围灌木丛上挂着队友们的运动装备,在清晨的暖阳中晾干水汽。“现在也依然有趣,”她笑道。在距离营地约一小时车程的 Ndababit 村读小学时,菲斯每天要跑大约 16 公里。在那之后,她穿着 Swoosh 运动鞋又征服了更多里程,不过现在的她只专注于一个目标。今年夏天,在巴黎的夏洛蒂体育场,菲斯·基皮耶贡力求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 4 分钟一英里大关的女性。

长期以来,女性要突破一英里 4 分钟大关不仅被视为难以企及的目标,更是生理上不可逾越的极限。但对菲斯·基皮耶贡而言,正是这种“不可能”的标签,让突破 4 分钟大关变得极具吸引力。“我曾三夺奥运金牌。我曾问鼎世界冠军。我和团队都在思考,还能取得怎样的成绩?是不是要去拿更多的奖牌?”她说,“何不打破常规,勇敢逐梦?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菲斯及其肯尼亚同胞几乎完全以公制单位(公里)来衡量距离,对“英里”单位感到很新奇。正如菲斯所言,这个距离仍然“至关重要”,在任何意义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她深知北美的竞争对手自幼便以英里为评估指标,从小学开始就把一英里短跑作为体能测试项目。在赛道上冲刺一英里简单又纯粹:跑上四圈,越快越好。 

71 年前,也就是 1954 年,英国长跑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 (Roger Bannister) 以 3 分 59 秒 04 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 4 分钟大关的男性。在他成功之前,这曾被视为人类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然而,在罗杰·班尼斯特突破这一极限后的几年里,已有近 2000 名精英男子运动员实现了同样的目标。有时候,成功的榜样能证明一切。 

2023 年,菲斯·基皮耶贡在摩纳哥钻石联赛上以 4 分 07 秒 64 的成绩刷新了现有的女子一英里纪录。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女性能跑进 4 分钟大关吗?在即将到来的“登月计划”中,菲斯·基皮耶贡将尝试提速 7.65 秒,巩固她的传奇地位。 

“关键在于心态。即使身体很健康,但如果心理上没有准备好,那就完了。如果你不断告诉自己你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做到。”

菲斯·基皮耶贡

那该如何实现突破?任何参加过一英里赛跑的人都知道,4 分 07 秒 64 和 3 分 59 秒 9 之间的差距犹如鸿沟,尤其是在全程都拼尽全力的情况下。为了跨越这一鸿沟,Nike 悉心考虑各种因素和优势,包括服装和鞋类的创新,以及场地、空气动力学和能效。菲斯则专注于修炼内心。首先,她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关键在于心态,”她说,“即使身体很健康,但如果心理上没有准备好,那就完了。如果你不断告诉自己你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做到。你要在心里预演以健康的方式进行训练,预演自己没有受伤,预演比赛当天的场景和表现。这种心理预演不能停止。”其次,她将借助 YouTube 视频,在摩纳哥站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再接再厉。“我会回想自己在摩纳哥打破一英里世界纪录的情景,这有助于我审视自己当时的速度。通过观看自己在相同比赛中的表现,你可以清楚地知道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菲斯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导师兼训练伙伴埃鲁德·基普乔格的坚定支持与指导,后者在 2019 年实现了“不可能”的壮举,以 1 小时 59 分 40 秒突破马拉松 2 小时大关。菲斯与埃鲁德相识十年,自她产女回归后共同在训练营里训练了六年。他们的关系如同兄妹,温暖友好、嬉笑打闹、互相尊重又亲密无间。两人有很多相似点:专注、自律、雄心勃勃。但也有不同之处:埃鲁德沉思时近乎苦行僧,而菲斯则活泼灵动。从他们的互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埃鲁德坚信菲斯就是“天选”的破四运动员。“菲斯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思想丰富,”他目光灼灼却柔声细语道,“菲斯能够接受任何目标。她心怀远大梦想,尊重所有人,善于沟通协调且具有凝聚力。她能汇集各种想法,然后筛选出最佳方案。菲斯是接受这一挑战的不二人选,因为她乐于尝试。”埃鲁德狡黠一笑:“在生活中,人们常说,胸怀大志就要早起晚睡。但在体育界,真正心怀远大梦想的人会更刻苦、更聪明地训练。而菲斯就是这样训练的。”

“菲斯的特别之处在于她心怀远大梦想。她能汇集各种想法,然后筛选出最佳方案。菲斯是接受这一挑战的不二人选,因为她乐于尝试。”

菲斯的导师埃鲁德·基普乔格

埃鲁德·基普乔格坐在营地葱郁花园里的蓝色塑料草坪椅上。周围长满了果树、鲜花和灌木丛,树木根部都立着手写标牌。有些标牌记录着成就、奖牌和纪录;另一些则写着来访亲友及团队成员的名字,正是他们种下了这些树木。(Nike 团队成员们也保持着友好竞争,比较谁的树长势茂盛,谁的树略显凋零)。埃鲁德说,这些树木不仅提供了珍贵的树荫,还象征着成长、成果,以及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取得的非凡进步。和营地的内墙一样,花园里也挂满了各种励志标语和海报。这些励志标语能够唤起埃鲁德、菲斯及其队友的积极心态,这不仅对训练很重要,它本身也是训练的一环。“强心先强身,”他在谈及菲斯的训练过程时补充道,“如果你能以合适、刻苦、快乐的方式进行训练并完成所有训练目标,心理素质其实也会得到提升。你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在磨炼心志。”

菲斯与埃鲁德都师从帕特里克·桑 (Patrick Sang),这位杰出的教练指导了菲斯 6 年,与埃鲁德共事 23 年。在他看来,菲斯立志要跑进 4 分钟大关是自然而然的进阶过程。菲斯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她既有天赋和雄心,也有高昂的斗志。“人生中所做的事情都是过往积累的延续,”帕特里克·桑说。他列举了菲斯在过去 18 个月中取得的成就:创世界纪录斩获奥运金牌、三夺世界冠军、打破一英里世界纪录。“如果你取得了菲斯这样的成就,自然会思考,如果更进一步会怎样?然后问题就变成了,如果真去尝试会怎样?我们现在就在尝试的过程中,而这个目标本身就值得尝试。她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再加上周围所有支持体系提供的恰当协助,我相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如果你取得了菲斯这样的成就,自然会思考,如果更进一步会怎样?她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再加上周围所有支持体系提供的恰当协助,我相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菲斯的教练帕特里克·桑

全球运动交流训练营是一个简朴而静谧的地方。唯一的背景音是鸟鸣和交谈声,偶尔传来一阵笑声。大多数运动员住在集体宿舍里。他们相互分担家务以及打扫、拖地、整理垃圾等杂务,轮值表可不会因为奖牌或资历而网开一面。在狭小的健身房内里,健身球堆在角落里,旁边放着哑铃、一摞木凳、跑步机和健身自行车。在室外,理疗室旁,两个用作冰浴桶的蓝色大塑料桶紧挨着装满冰块的冰柜。使用这些设施的运动员都是世界精英,甚至可以说是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他们可以享受各种便利与豪华体验以及前沿的科技创新。但要想达到巅峰状态,他们就必须从周一到周六主动放弃许多享受。在周而复始的训练中,这些运动员选择通过专注、自律和团队协作来发挥自身潜能。

团队协作是关键,也是肯尼亚人坚定不移的价值观。2016 年,菲斯在里约奥运会首次斩获奥运金牌,她放弃了丰厚的奖励,选择为自己从小生活长大的村庄通电。“成为奥运冠军改变了我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社区的生活,”她回忆那一刻时说道,“当你受益时,社区也会受益。”这种社区至上的理念每天都在指引着训练营的运动员。“在训练营里,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团队协作,”她补充道,“正是团队精神推动我们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埃鲁德就是这一理念的推动者。“我们将团队协作定义为相互信任的群体,从而构建起一支团队,”他指出,“我们通过正确价值观、积极话语、科学培训、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构建团队,借助任何能激发人性的方式。每天都是强化团队协作的一天。菲斯可以作为个人夺冠,但成功属于整个团队。”正是这种对团队协作的关注,才使得训练营中害羞的新人跑者能够承担起领导职责,也让跑者们自然地在耐力跑期间调整队形,他解释道。“在训练中,我们努力给每个人机会。在前面领跑能培养你领导他人的信心。因此我们会轮换位置,给每个人这样的机会和激励。跑在前列,汲取动力。”

周五上午,训练营的运动员们在花园里排好瑜伽垫和理疗球,进行每周的力量和体能训练。虽然运动员由助理理疗师埃里克·穆苏里 (Eric Muthuri) 进行指导,但他们也会互相鼓励、专注协作。随着训练节奏的加快,菲斯笑着与一些队友对视;大家在喘息间嬉笑抗议。这项训练在肯尼亚大裂谷海拔约 8800 英尺(2700 米)的地方进行,在这种高海拔环境下,从肺部吸入空气要比呼出空气更困难。除此之外,训练流程与其他城市社区健身房的没有明显区别。训练结束后,运动员们会回到宿舍阅读、小憩,或者一起静静地坐在室外,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心理准备。休息与恢复至关重要。

当菲斯及其教练和导师在训练营基地向着无畏目标迈进时,另一个支持团队也在别处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全力准备。在俄勒冈州比弗顿,Nike 团队专心研究通过菲斯一月份到访耐克运动研究实验室时获得的扫描数据制作的 3D 模型,力求对鞋类和服装的设计进行创新和测试。这次访问还涉及身体测绘、基线测试、最大摄氧量检测,以及关于配色方案和设计方向的探讨。Nike 将不遗余力地提升菲斯的表现、服装和鞋类设计,以及比赛当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菲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充满感激。“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Nike,他们从 2010 年开始就一直在各方面支持着我!那时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

菲斯将于 6 月 26 日在巴黎夏莱蒂体育场向目标发起冲击,她曾在这条赛道上分别于 2023 年和 2024 年刷新了 5,000 米和 1,500 米的世界纪录。成功要素包括天气(无风自然最好,菲斯偏爱午后的阳光)与观众的声浪。但菲斯坦言,在踏上跑道时,她早已在脑海中千百次地突破 4 分钟大关。“我在心理上、在脑海中反复预演:今天就是比赛日,我必须达成这些表现,”她说,“这真的让我早上起床去训练时充满能量。” 

“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Nike,他们从 2010 年开始就一直在各方面支持着我!那时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

菲斯·基皮耶贡

女儿 Alyn 是激励菲斯的另一大动力,她会笑着在终点线上等待她。“成为母亲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菲斯解释道,“首先是因为训练时必须暂别家人。我从周一到周六都住在训练营,只有两天时间能陪伴女儿。现在女儿长大了,她理解我的身份和职业,明白我必须奋力实现远大目标。她知道跑步不容易,必须专心训练。她知道妈妈要参加的比赛竞争很激烈,她会等到冲过终点线时再欢呼庆祝。”虽然菲斯离家训练的日子并不轻松,但她明白其中的重要意义:自己在女儿面前树立了榜样,也努力为女儿创造更加公平的成长环境。“母亲的身份让我领悟良多。”她说,“这是我们必须给孩子的指导,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要全心投入。你必须激励孩子并为其指明方向。你必须勇于突破极限。而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Alyn 并不是菲斯奋斗的唯一动力。在每次训练跑步、清晨早起或冰浴时,菲斯都心系女性和女孩们。“我认为这次挑战能够打开女性的思维,”她说,“我希望她们能够受到启发,明白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也能做到。你可以心怀梦想,并实现目标。极限就是用来突破的。这就是女性该走的路——突破极限,勇敢追逐远大梦想。”

“母亲的身份让我领悟良多。你必须激励孩子并为其指明方向。你必须勇于突破极限。而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菲斯·基皮耶贡

周六上午,在埃尔多雷特的基普乔格体育场,菲斯正在进行每周一次的田径训练。肯尼亚赤道高悬的阳光炽烈无情,许多当地运动员和来访运动员跑圈时,都尽数暴晒在太阳之下。高温将跑道晒得如水泥般坚硬,既实用又美观。

教练手握秒表指导菲斯冲刺,所有旁观者在此时此刻都想起了她是多么出色。菲斯双臂向胸部收拢,以大家熟悉的高效姿势在赛道上飞驰而过,速度快成虚影,迈步节奏与配速员伯纳德·索伊 (Bernard Soi) 完全同步,而他也是菲斯 15 年来的训练伙伴。即使是逆风奔跑,她在 300 米重复跑中也能跑进 43 秒,这是许多精英男子运动员毕生追求的配速。训练结束后,她在队友的簇拥下瘫坐在草地上,微笑着喘着气,这大概是她本周首次显露疲态。 

每周的训练计划,是菲斯挑战一英里速度的秘诀。

“菲斯·基皮耶贡挑战 4 分钟一英里极限”是本次挑战企划的官方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未来的破速时刻。某一天,4 分钟,一鸣惊人。但实际上,挑战早已拉开帷幕。它蕴含在每周的耐力跑及力量和体能训练中;体现在肯尼亚森林的寒冷清晨和赛道上的炎炎酷暑中;是周一至周六与队友拖地或烤制恰帕提薄饼的日常点滴;也是研究创新、战术推演与精密规划。更重要的是,菲斯已在脑海中无数次预演从起跑线到终点线的场景,她坚信自己的能力、专注力与训练成果。她带着信念奔跑,而我们见证传奇诞生。

至于正式起跑的那一天?那将是属于她的庆祝时刻。菲斯,我们终点线见。

  • 精选故事
  • 使命
  • 公司
  • 新闻中心
      • © 2025 NIKE,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