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Nike 檔案部門
並非所有運動科學的突破都發生在實驗室。
Nike 的經典鬆餅鞋底為跑步界帶來重大變革,但這項創新誕生的地點,是在廚房。
故事要回溯到 1971 年,Bill Bowerman 當時正在與他腦海中的問題搏鬥:這個問題源於兩年前,俄勒岡大學鋪設了一條堅硬、光滑的聚氨酯跑道,這條跑道卻常讓跑者受傷。Bowerman 必須面對現實:他選擇的跑道材質不如預期,必須想辦法解決。怎麼做才能讓跑者獲得更強的抓地力?釘鞋陷得太深;平底鞋則抓不住地面。
一天早上,他瞥見妻子 Barbara 的鬆餅機。那是 Bowerman 夫婦於 1936 年收到的 Ber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y 251 型號結婚禮物,他立刻被上面的網格圖案吸引。那些凸起的方格看起來正是他一直在追尋的,能夠提供輕量抓地力的幾何形狀。
他將液態聚氨酯直接倒入家中的鬆餅機,結果瞬間黏死,毀了夫妻用了 35 年的結婚禮物。但他並未氣餒,決定開車進城,又買了好幾台二手鬆餅機來持續實驗。最初壓印出來的模子是凹陷的倒置凸塊,但這激發了他的靈感,促使他不斷改良模具和材料,直到最終設計出可用的原型。

被 Bill Bowerman 熔融黏死並埋在後院近 40 年後,挖出來的原版鬆餅機。
最終成果就是第一代的 Nike Moon Shoe,這款設計形塑了跑步界往後數十年的設計。
「鬆餅鞋底改變了一切,」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說道。「它不僅改變了跑者對抓地力和緩震的看法,更向人們展示了 Nike 的精髓:以嶄新方式解決問題。」
「鬆餅鞋底改變了一切,它不僅改變了跑者對抓地力和緩震的看法,更向人們展示了 Nike 的精髓:以嶄新方式解決問題。」
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1971 年,Nike 當時仍名為 Blue Ribbon Sports,是一家進口日本跑鞋的美國公司,尚未成為今日在運動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這家新公司仍在找尋立足之地,身為共同創辦人、教練和不懈的革新者,Bowerman 正是帶來這股推動力的核心人物。對他而言,每一種表面都有待解決的問題。
這也包括 Autzen 體育場新鋪設的人工草皮 (Astroturf),Oregon Ducks 美式足球隊對這裡的抓地力感到困擾。在潮濕的環境下,球員們常常捨棄釘鞋,改穿抓地力更好的人字形鞋底籃球鞋。Bowerman 和隊友 Jeff Johnson 開始為美式足球和田徑探索抓地力的點子,這段思考的過程促成了 Astrograbber 的誕生 ,這雙鞋在 1972 年製作出原型,並在數十年後重新發行。
「在那之前的幾十年,鞋底幾乎沒有什麼真的創新,」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說道。「跑鞋基本上只是一片用來保護雙腳不被路面傷害的橡膠,抓地力和緩震都只是次要考量。Bowerman 不願接受這樣的現狀。」
在廚房從鬆餅機獲得靈感後,他開始動用當地的各種資源來改良模具和材料,包括輪胎行、機械師和鞋匠。早期的原型在跑步幾分鐘後就解體了。有的則讓跑者的腳踝被割傷,因為為了增加抓地力而嵌入橡膠中的金屬絲外露了。然而,每一次的失敗嘗試,都讓這個點子更接近完成。
「跑鞋基本上只是一片用來保護雙腳不被路面傷害的橡膠,抓地力和緩震都只是次要考量。Bowerman 不願接受這樣的現狀。」
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1971 年 11 月,鬆餅鞋底首次登上競賽場。當時,奧勒岡大學越野賽隊伍的成員穿著早期版本,贏得了 NCAA 冠軍。1972 年的冬天到春季,更多的大學運動員和尤金南區高中的當地運動員悄悄地測試了這款鞋。到了隔年的夏天,Bowerman 和 Geoff Hollister 手工製作了一小批原型鞋款,迎接更大的舞台:在尤金舉行的美國奧運選拔賽。
這些鞋款並不完美,特別是對馬拉松等級的賽事而言。「基本上就只是鞋面縫在一塊薄薄的鬆餅鞋底上,」Lower 說道。「極度簡約,就像赤腳跑步一樣。」儘管如此,仍有少數勇敢的跑者將這款鞋繫上。有些人認為鬆餅鞋底的印記看起來像太空人在月球上的腳印,據說這雙原型鞋款如今會有「Moon Shoe」的經典綽號,這就是由來之一。
對於當時快速成長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即使這款鞋尚未準備好大規模發行,但證明了想法可行,也證明奧勒岡這家小小的公司能夠將跑鞋帶往全新方向。

Moon Shoe 從未正式上市,不過據說有幾雙在 Nike 位於尤金的零售店售出,因此若你當時在對的時間來到對的地點,或許有機會搶到一雙。不過這雙鞋的 DNA 迅速傳播。1973 年,Nike 發行了 Oregon Waffle。兩年後,Waffle Trainer 隨之問世,成為 Nike 第一款轟動市場的成功之作。
這款鞋由 Bill Bowerman 和 Geoff Hollister 設計,並由 Bowerman 著名的合作夥伴 — 骨科醫師 Stan James 和足科醫師 Dennis Vixie — 共同參與設計,Waffle Trainer 成了 Nike 最受歡迎的跑鞋型號。它是應跑者 Jon Anderson 的要求而設計,他想要一雙更紮實的訓練鞋,而這款鞋表現遠遠超出了 Anderson 的需求,並成為暢銷全美的訓練鞋。到了 1975 年,訂單量已突破 10 萬雙,藍色鞋面搭配黃色 Swoosh 的設計,成為 Nike 早年最具代表性的外觀之一。時至今日,它仍是 Nike 在 1970 年代的象徵。

「Waffle Trainer 是一座橋樑,」 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分享。「它將 Moon Shoe 的實驗性成果轉化為全球性的產品。從那時起,Nike 作為創新者的聲譽也就此確立。」
Nike 跑步歷史學家 Rick Lower


這款具里程碑意義的運動鞋,不只為一般跑者提供了更好的抓地力。藉由外擴式鞋底和前所未有的緩震腳感,它改變了人們對跑鞋的期望。
「這雙鞋是一座橋樑,」 Lower 解說道。「它將 Moon Shoe 的實驗性成果轉化為全球性的產品。從那時起,Nike 作為創新者的聲譽也就此確立。」
但這並非 Moon Shoe 的終點。在今年一月於 Nike 合作夥伴、法國設計師 Jacquemus 的時裝秀上重新亮相後,這款經典輪廓為新世代帶來了全新演繹。這雙即將推出的新鞋款時尚前衛且線條流暢,以速度為媒介,銜接了機能傳承與時尚風格,延續了原版那蠢蠢欲動的衝勁。曾經貴為典藏的 Nike 競速 DNA 鞋款,如今已準備好迎接未來。

若非數十年後的一項發現,這個鬆餅機的故事可能永遠都只是傳說。Bowerman 的兒子 Tom 在奧勒岡州科伯格鎮整修家族房產時,從車棚附近一個塵封已久的垃圾坑中,挖出了被丟棄的原型、模具,以及 Bill 黏死後被 Barbara 丟掉的生鏽鬆餅機。
時至今日,那台鬆餅機仍靜靜躺在位於奧勒岡州比弗頓的 Nike 全球總部檔案部門,時刻提醒人們,這場廚房裡的異想天開,如何成為 Nike 品牌方針和長遠成功的藍圖:大膽實驗、不斷改良、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