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與運動員合作打造新款產品原型


- 2025/10/7
- Words:
Nike 所有打破紀錄、顛覆傳統的運動鞋都以原型款為起點。而原型款通常會罩上一層黑,以隱藏真實面貌。
美國馬拉松跑者 Conner Mantz 還記得自己在 2023 年 12 月收到的第一款 Vomero Premium 原型,鞋面全黑,並貼上膠帶遮蓋最顯眼的特徵:包夾在中底泡棉中的 Air Zoom 氣墊。
他拿著原型款,指著一道切過中底的淺色痕跡說道:「這裡還看得到膠帶痕,貼上膠帶是為了避免在我長跑時,別人看見鞋子上的 Air Zoom 氣墊。」
原型開發流程中的這個步驟稱為「盲化」,與運動員合作測試新鞋款時,Nike 研究員和運動科學家會使用「盲化」和其他方法,為試驗做好準備。部分目標是為了隱藏鞋款身分,盡可能避免曝光。只要是公開測試的場合,科學家就會遮蔽鞋子上明顯的特徵,像是中底輪廓或鞋面。然而,原型款之所以要保持神秘,也是為了運動員。這些測試研究的設計目標,是為了盡量減少可能影響運動員表現的任何干擾因素。原型款與眾不同、超乎常理的奇特外型可能會讓人產生猶豫,因此也是應消除的干擾因素之一。研究員在應用新技術時,會盡力區隔運動員的身體反應與其他感受,他們不希望鞋款的任何特質預先影響運動員的意見。在排除干擾的情況下,運動員能夠專注於穿著鞋款的純粹體驗,感受這雙神秘的新工具帶來的競爭優勢。

在公開場合穿著原型款進行訓練與臥底行動有幾分相似。Mantz 表示:「假如我在路跑途中,有人會在紅燈時把我拉到一旁,問我穿的是什麼鞋。」
Vomero Premium 早期幾款原型與最終設計如出一轍,讓許多人第一眼看見就本能做出反應。這款鞋幾乎要被歸類為完全不同的類別,也就是超級機能跑鞋。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Vomero Premium 因為厚達 55 公釐的鞋跟高度,全掌 ZoomX 泡棉,加上分別配置於前足與鞋跟的兩塊可見式 Zoom 氣墊 (參考 Nike 田徑釘鞋的設計),被判定不符合世界田徑錦標賽規定。
Mantz 那時正處於賽季中的關鍵時刻。當時他大腿骨傷未癒,但 2024 年美國奧運馬拉松選拔賽日漸逼近,比賽結果將決定當年度夏季出賽巴黎的人選。他時常因訓練感到痛苦,無法跑完訓練所需的里程數。在他重新開始路跑的過程中,他需要大膽前衛的鞋款作為解決方案,幫助他重建持久力。他得到了一雙大膽設計的全新原型款,供他實穿測試。但原型款從亮相到實際穿用的過渡期並不容易。
Mantz 表示:「我需要一雙能幫我找回信心的訓練鞋,當團隊給我看這款全新 Nike 原型,簡直是前所未有的設計,非常震撼,看著這雙鞋,你會覺得穿著它跑步太笨重了。」

Nike Vomero 系列具備卓越緩震機能,而 Vomero Premium 緩震機能更優異也更具實驗性,參考 Nike Maxfly 2 和 Victory 2 田徑釘鞋的設計,採用特製 Air Zoom 氣墊。
Vomero Premium 採用了全新緩震系統,要測試這樣的創新原型款,需要完整的流程,其中涵蓋了漫長的意見交流,運動員、設計師、科學家互相討論鞋款的哪些特性應該加強,又有哪些應該弱化。流程中另一個重要部分,則是灌注信心。當運動員習慣的裝備外型和著感與原型產品的不同,要讓人產生信心並不容易。
有時候,原型產品採用了傳統上「不屬於」某種運動的科技,因而必須對抗人們的成見。以 Nike Maxfly 短跑釘鞋為例,這款釘鞋 2021 年在東京推出,是 Air Zoom 技術應用在 100 米短跑的首例。比賽建議穿著簡單不繁複的鞋款,因此前足搶眼的 Air 氣墊在這個場合更顯得非比尋常。設計簡潔、單純的釘鞋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當年東京的比賽結果說明了一切:運動員穿著 Maxfly,在男子和女子組的 100 米、200 米、400 米、800 米賽事,還有接力賽中接連奪牌。當時假設鞋底氣墊設計能應付短跑時的生物力學負荷,經過實際應用,也經過比賽考驗並展現優異成績,鞋款實力不證自明。
當運動員現有的裝備沒什麼問題,你要如何說服他們相信,手中這款原型產品更無可限量?
負責運動員創新的 Nike 資深總監 Tobie Hatfield 表示:「我們的重點在於信任。若運動員不知道你是否重視其個人需求,他們絕不會相信你為他們打造的產品。我們做的一切都必須以贏得運動員的信任為基礎。」
要鼓勵運動員穿上新鞋款,取決於能否在情感上、心理上激起他們的信任,而鞋子本身則要具備強大的生物力學機能。

Nike 有許多開創性鞋款一開始都是低調的測試款。圖中為 Alphafly 初代的早期原型款,鞋身全黑,並將外露的 Zoom 氣墊完全遮蓋。
追溯到每雙鞋最初的原型款,會發現大部分外觀特意設計的低調黯淡,與最終版本大不相同。如此一來,就能充分控制研究過程,鞋子看起來越不起眼,運動員就越不容易對鞋子產生偏見。NSRL 跑鞋研究資深主任 Emily Farina 還記得 2010 年代中期 Vaporfly 4% 原型款最早期的測試。她表示,鞋款最初的田野調查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可以歸功於原型款毫無特徵的外型。而早期的設計,成就了之後 Eliud Kipchoge 挑戰 Breaking 2 時穿的革命性 Vaporfly 4% Elite。
「如果見到 2015 年的早期原型款,你很難看出這到底是什麼鞋,」Farina 指的是厚鞋底和弧形線條,這兩大特徵後來成為新時代緩震跑鞋的標準設計。「認可,是以你的感受與表現為準,而不是仰賴眼前所見。Nike 將原型款送到 Eliud 在肯亞的跑步訓練營。許多跑者都無法理解這種設計要怎麼讓他們跑得更快,直到他們穿上鞋進行節奏跑訓練,看了手錶,發現明明發揮跟平時一樣的實力,跑步秒數竟然縮短了 30 秒,甚至更多。」
「認可,是以你的感受與表現為準,而不是仰賴眼前所見。」
NSRL 資深主任 Emily Farina
想知道生物力學效率如何,碼錶上的數字是最簡單的指標。你有辦法用同樣的力氣跑得更快嗎?如果可以,那無論鞋子造型多奇特,要說服運動員繼續測試全新原型款就簡單多了。運動員經常是在某種頓悟中,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表現提升,就像 Farina 描述的場景,某個跑者達成了意料之外的成就,而且過程令人滿足。Conner Mantz 是在一趟猶他州的長跑途中頓悟的。當時他因為受傷的緣故仍在重建基礎體能,他穿著 Vomero Premium 原型,與訓練夥伴一起進行 22 英里訓練,發現有 4 趟訓練都在 4:30 小時內飛快完成,Mantz 對當時舒暢的感受也感到訝異。
「我就是那時開始想著,或許其中有某種特別之處。」Mantz 笑著說道,想起原型款的設計神秘難辨,讓隊員好奇到抓狂。「他們要我快點說這雙新鞋到底是哪來的,我就說『你別管了!』」
其他運動員需要更多資訊,才能相信一款原型鞋。為此,Nike 科學家測試了運動員對各種刺激 (也稱「信號」) 的反應。在鞋款研究中,信號提供了不同的方法,能夠評估鞋款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2024 年 9 月,世界冠軍 Faith Kipyegon 到 NSRL 進行了多項測試,讓 Nike 科學家得以透過數字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了解如何協助 Faith 準備來年的 4 分鐘 1 英里挑戰。她完成了最大攝氧量測試,探索自己的身體能力。菁英跑者造訪 NSRL 時,通常會測試的另一個信號是潛在最大攝氧量。測試時,運動員戴上氧氣罩,輪流換上不同的鞋子在跑步機上跑步。測試結果會衡量身體在執行任務時利用氧氣的情況,藉由比較穿著不同鞋款測得的生理統計資料,數字改善可證明運動表現提升。
破四計畫,打破常規
新產品難免有不完美之處。以 Faith 的挑戰為例,設計師為了打造盡善盡美的 Victory Elite FK 原形,聽取她所有的重大意見並做出調整,像是加寬前足或加入鞋釘,強化蹬腳離地時的抓地力。Mantz 對 Vomero Premium 原型也給予相當誠實的評價。他告訴 Nike 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第一雙原型款需要支撐力更強的鞋面,幾週後他就拿到新版本,但第二雙原型款穿起來比較不像恢復跑用的鞋子,反而更有 Alphafly 鞋款的速度感。他向設計團隊傳達意見後,收到了又一雙調整後的鞋子,這一次,鞋款緩震效果有點太過頭,根據 Mantz 的說法,實在太軟了。團隊調整了中底,終於在過度柔軟和過度競技之間取得平衡。
Nike 跑步首席開發人員 Rachel Nichols 表示:「Conner Mantz 總會坦誠的說出意見,這對我們流程而言相當關鍵。」意見回饋的來回交流牽涉到產品設計團隊中的許多夥伴,他們齊心合作,根據 Mantz 對每款原型提出的詳細建議解決問題。
討論不曾間斷,終於在第五版原型迎來最恰到好處的設計。他恢復到每週超過 120 英里的訓練量,更棒的是,他再次感到信心滿滿,因為腳上的訓練鞋與身體合作無間,讓他能夠應付大量運動。

圖中可見 Vomero Premium 早期原型的外底進化過程。後期版本除了其他調整,還採用較深的鞋底紋路,並加寬底部,以增進穩定度。
接下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Mantz 參加了 2024 年美國奧運選拔賽,並獲得前往巴黎參賽的資格,最終拿下第八名。如今他動用所有裝備,包含 Vomero Premium 在內,打算在 2025 年芝加哥馬拉松邁向全新個人里程碑,挑戰美國最佳紀錄:2:05:38。
「Vomero Premium 成了我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鞋款,穿著這雙鞋訓練,讓我找回自信的感覺。」Mantz 表示:「想到其他人也能體驗這種感受,我非常振奮。經歷早期原型款的測試過程,協助打造盡善盡美的最終版本,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一雙鞋的設計初衷,應該考量到某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聆聽運動員心聲,才能深入他們的需求核心,這正是建立信任的起點。」
運動員創新部門資深總監 Tobie Hatfield
運動員直接了當的意見讓產品變得更好。任何原型款都是先經歷不完美的版本,將其拆解並重新打造,然後才有機會一炮而紅。Hatfield 表示,與運動員建立信任的過程中不只有成功,而是要經歷失敗,並願意承認產品不足之處。鞋子的每個測試環節都是技術所在,無論是表單上的正面資料、氧氣罩、貼上膠帶的中底,都是造就奇蹟的關鍵。而傾聽運動員的需求,這樣拉近關係的普通舉動,才是新產品原型獲得信任的起點與終點。
Hatfield 表示:「我們不想要把鞋子假裝成解決方案,實際上卻還沒找到要解決的問題,那樣是退步。一雙鞋的設計初衷,應該考量到某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聆聽運動員心聲,才能深入他們的需求核心,這正是建立信任的起點。」

以早期原型為靈感的 Vomero Premium 特別版配色,於 10 月 2 日推出。Mantz 表示:「身為運動員,我對鞋子提出的建議被實際採納,這讓我深受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