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向勝利

在重返東京的路上,Keely Hodgkinson 也找回對家鄉的歸屬

  • 2025/9/16

如果要說是哪一次比賽,讓她意識到自己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800 公尺跑者,Keely Hodgkinson 認為是 2021 年她勇奪勝利的英國田徑錦標賽。當時她才 19 歲,自認不太可能獲勝,而且同場競爭的,還有國內許多頂尖長跑選手——都是她在業餘時期就已十分景仰、關注的前輩。如今 23 歲的她不僅是 Nike 運動員,也已像前輩一樣,成了英國運動圈的英雄。儘管這一年飽受傷勢所擾,她仍以 1 分 54 秒 74 的成績維持 800 公尺世界紀錄,各界也認為她是東京賽事的熱門奪金人選。

在家鄉,Keely 有一群實力強勁的夥伴。說到女子 800 公尺競賽,要找到比英國更強的國家,恐怕不容易。在 2024 年全球女子 800 公尺前 5 快的成績之中,英國選手就占據 3 席,而且全都是出自同一場比賽:那年 7 月在倫敦奧運體育場,Keely 創下了英國紀錄。身為曼徹斯特人的驕傲,一直是她的動力來源,也讓她選擇在 M11 俱樂部訓練。M11 位在曼徹斯特,是 Nike Swoosh TC 最新的訓練據點,成員包括 Georgia Hunter Bell、Sarah Healy 和 Erin Wallace。Keely 認為,從自己生長的地方重新發掘能量,能獲得一種特殊的動力,下文會有她詳細的分享。


如果你有天份也肯努力,在小鎮成長其實可以得到很好的機會。我是在曼徹斯特外圍一個很小的社區長大的。對我來說,那是個超棒的成長環境。我在學校得到很多支持,大家看見我的潛力,鼓勵我去跑越野賽,那是讓我愛上田徑的關鍵。或許並沒有人認為我有天能站上世界舞台,但在那個小小的社區,有些人在兒時的我身上看見了一些什麼,我也因而獲得機會,去發掘原本可能不會接觸到的愛好。

身為跑者,我在思考自己所代表的群體時,總會先想到我的家鄉。我以來自曼徹斯特為榮,這是全世界最棒的城市之一。在體育方面,曼徹斯特真的很厲害,一座城市就有兩支世界頂尖的足球隊,還孕育出各式各樣的優秀運動員。這個城市教會我許多寶貴的課題。我們 M11 有一句座右銘是「要像蜜蜂一樣忙」,恰好可以反映曼城的拼勁與態度。

「我以來自曼徹斯特為榮,這是全世界最棒的城市之一。」

Keely Hodgkinson,Nike 運動員、800 公尺金牌得主

實際拿下冠軍當然很棒,但也不能忘記幕後那些沒人看見的小勝利。去年我原本設定了幾個目標:贏得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和歐洲田徑錦標賽,另外還要保持不敗,結果全都沒實現,因為我大腿後側肌肉拉傷後,一直重複受傷。突然之間,我開始只能把目標轉向一些小事:穿上釘鞋、開始跑步,先試試 1500 公尺的配速,再改成 800 公尺的配速。這些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勝利,但對我來說卻有很大的意義。我也不想只能這樣,但有時候就是必須退一步,先累積這些小勝利,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運動員感到挫敗時,教練經常是身邊那個理性的聲音。我今年因為受傷,遭遇了許多挫折。我的教練 Trevor Painter 和 Jenny Meadows 真的很棒,他們的優點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對我超級支持。我們彼此信任,可以很坦誠地溝通。這一年來,要搞清楚傷勢的狀況真的很難,尤其是我在巴黎奪金之後,但他們始終百分之百相信我,而且從來不慌張。有時候我會想:現在真的不用慌嗎?但他們總是對我的能力、天份和動力很有信心,也相信只要我願意努力,就沒什麼好擔心。

M11 團隊成員之間的氛圍非常棒,大家都處得很好,也互相支持。我們很有野心,會彼此競爭,激發出每個人最棒的表現。在復健的過程中,我很幸運有 Georgia 這樣的隊友能當作標竿——她在場上簡直太厲害了。我們會在不同的訓練中借力隊友的優勢,補足彼此的弱點。今年還有一些男生加入,應該多少可以跟我們這些已在世界舞台上有經驗、有成績的女生學習。很開心能和這樣的一群人天天並肩訓練,我真的找不到更棒的隊友了。

「M11 團隊成員之間的氛圍非常棒,大家都處得很好,也互相支持。我們很有野心,會彼此競爭,激發出每個人最棒的表現。」

Keely Hodgkinson,Nike 運動員、800 公尺金牌得主

有些賽事比其他比賽更特別,我 2024 年在倫敦創下全國紀錄的那一場就是這樣。奧運體育場是我夢寐以求的舞台。不管是不是英國人,每位選手都會愛上那裡的觀眾,因為大家都知道在衝向終點時,他們的能量和現場的氛圍會推著你前進。我當時就知道自己狀態很好,可以在主場觀眾面前全力一搏。最後英國包辦了前 3 名,Georgia 跑得非常精彩,擔任配速員的 Erin 也功不可沒。就個人和國家層面而言,我都非常以那場比賽為榮。

有時我甚至不覺得自己還能參加世錦賽並爭奪獎牌,這一路走來真的很困難。即使重返跑道,我也認為準備時間應該不夠。正因如此,我對這段旅程更加感激。如果能在東京的同一座賽場奪冠,對我來說會有非常大的意義——因為 4 年前,我的職業生涯就是在那兒起飛。如今在 4 年之後,我竟然還可以回到場上為獎牌奮戰,實在很不可思議,也證明我在家鄉的優秀團隊,為我帶來多大的助力。

  • 故事
  • 使命
  • 公司
  • 新聞中心
      • © 2025 NIKE, Inc.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