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

經典鞋款的由來:Chuck Taylor All Star 的歷史

  • 2025/6/23

Marquis Mills Converse 1908 年在麻州波士頓以自己的名字創業時,是希望能以產製優質橡膠鞋的工匠社群為基礎,打造可獨立經營的企業,不受壟斷產業的巨頭控制。他最初的產品是鞋套和防水冬靴,所以在天氣較熱的季節,銷量會下跌。他希望工匠整年都能發揮高超的製鞋技巧,所以 Converse 必須推出夏天也能賣的產品。搭配橡膠鞋底的帆布網球鞋在 1910 年應運而生,不過公司之所以能真正有所突破,是因為看見了一個全新契機:將自家的招牌創新,應用於「籃球」這項當時新興的本土運動,打造出專為籃球設計的運動鞋。

籃球是 1891 年在麻州春田市 (Springfield) 一帶發明,當時越來越受歡迎,許多地區性大學紛紛開始這項運動,而 Converse 也跟上潮流,在 1917 年推出「Non-Skid」鞋款,並標榜為「全美國的籃球鞋」。這雙鞋是以品牌原版的正裝鞋楦製作,搭配雙片式鞋側設計,為腳踝帶來更服貼的包覆感,再加上 Converse 專利的鑽石紋防滑鞋底,提供優異抓地力。

Chuck 招牌創新,專為籃球設計。插畫家:Naomi Otsu

這款運動鞋最初是向當地的教練推廣,他們也提供了許多實用意見給 Converse,其中之一就是希望鞋面能改為深色帆布,因為原本的淺棕色太容易暴露出刮痕與磨損。因此,Converse 推出了深棕色的 Non-Skid,在鞋帶孔眼旁加上黑色飾邊。這個版本在 1919 年正式以「All Star」的名稱推出,開啟了新一波專為籃球打造的創新設計,也成為接下來半世紀數一數二的機能籃球鞋。

至於鞋子為什麼又叫 Chuck Taylor?名字是來自 Charles Hollis Taylor,不過他則是在幾年後才加入 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 不負其名,在 1965 年以前,幾乎每一位頂尖籃球員都穿過這雙鞋。其中,也包括在 1936 年登上最高運動殿堂的球員——當時 Converse 為美國男子籃球代表隊打造了白色 Chuck,鞋側護邊有紅藍條紋。那次的特製款大受歡迎,連敵隊也爭相效仿,最後成了 Converse 產品系列的常態配色。1939 年,美國首屆全國大學籃球錦標賽登場,許多球員腳上穿的都是 Chuck。職籃球員 1962 年時創下史上最高單場得分紀錄時,穿的也是 Chuck。到了 1971 年,Chuck 推出球隊配色,讓隊服與球鞋開始能相互搭配。就這樣,Chuck 成了籃球的代名詞。

1922 到 1923 年型錄,說明 Converse All Star 的機能優勢與演進。

Chuck Taylor 在 1920 年代初期擔任 Converse 業務,也身兼 Converse All Star 籃球隊教練。

Chuck Taylor 穿著 Chuck 在 1950 年代的籃球研習營教學。

Converse Non-Skid All Stars 鞋款 (攝於 1923 年前後)。原版是在 1917 年推出,這是後來改版的設計。

Converse 1957 年的運動鞋款目錄,Chuck 低筒鞋就是在當年發售。

「穿上 Chuck Taylor 總讓我覺得所向無敵。」

Howard “H” White,Jordan 品牌創辦人兼副總裁

後來大家發現,使 Chuck 成為超強籃球鞋的那些機能創新,其實也是優質滑板鞋的重要元素。

滑板運動在 20 世紀中源起於加州,有「陸上衝浪」(sidewalk surfing) 之稱,是浪況過於平靜時的替代方案。1957 年推出的 Chuck 低筒鞋,其實已廣受許多衝浪愛好者喜愛,而且因為鞋底緩震、附有止滑橡膠,且帆布鞋面貼合腳型,更是非常適合這項新興的街頭運動。

50 多年過去了,滑板運動已從街頭走向國際賽事舞台,甚至登上世界一流博物館的展覽殿堂,但 Chuck 仍是滑板文化和頂尖滑板手心中的經典代表。2023 年,倫敦設計博物館因進行多媒體企劃,而舉辦了名為「Skateboard」的展覽,策展人 Jonathan Olivares 還與 Converse 和 Phaidon 合作製作書籍,記錄滑板這項非主流運動的設計演變歷程。

1975 年的「陸上衝浪手」,腳上穿著造型隨性、機能強大的 Chuck。

1988 年 Rad 系列的廣告,該系列包含獨一無二的 Chuck 高筒鞋和 T 恤。

倫敦設計博物館 2023 年舉辦的「Skateboard」展覽,鞏固了 Chuck 在滑板界與設計圈的地位。

Converse CONS 團隊滑板手 Bryce Wettstein 平常滑滑板和比賽時都穿 Chuck。

「Skateboard」一書探討滑板的設計、材料、文化與歷史。

Chuck 那種簡約、毫不矯飾的風格,體現了滑板文化中自由不羈、追隨自我的信念。就是這種精神,讓 Chuck 風靡全世界。

一如創作者 Tyler 所說:「我來自洛杉磯,從小就跟滑板族玩在一起。Chuck Taylor 在他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鞋款。」 Chuck 在 1990 到 2000 年代初期,為滑板文化和音樂圈搭起了橋樑。但其實鞋款與音樂的淵源,可追溯到 1950、60 年代,當時就有名列告示牌排行榜的藝人穿這雙鞋。那些國際巨星走到哪都穿著 Chuck:從加州到英國的舞台、踏上利物浦的 Penny Lane、走過洛杉磯的 Hawthorne 海灘,也漫步於舊金山的 Haight-Ashbury 街頭。

在數十年間,Chuck 獲得許多音樂人青睞,他們橫跨各大音樂類型,從龐克、另類、油漬搖滾,到嘻哈、獨立搖滾與流行樂,陣容不輸傳奇唱片公司的藝人名單。這雙鞋也不時出現在錄音室、專輯封面和全球音樂盛典,甚至在古典音樂廳也能看見鞋款身影。在 2018 年的一場管弦樂表演中,指揮家 Jonathon Heyward 因為忘了帶正式皮鞋,索性就穿著他的紅色 Chuck 登台,幾乎搶盡整場音樂會的鋒頭。Heyward 現任林肯中心音樂節管弦樂團 (Festival Orchestra of Lincoln Center) 的音樂及藝術總監,以及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他表示:「我希望讓古典音樂更貼近大眾,而 Chuck Taylor 正是和大家拉近距離的好方法。我穿著 Chuck Taylor 上台,可以更貼近觀眾;大家覺得有共鳴時,就會更敞開心胸, 並逐漸卸下心防,這樣我就能帶領觀眾踏上音樂旅程。這就是古典音樂的重點,也是現場演出的魅力所在。」

Chuck 是 20 世紀中期的美國文化指標,自然不能忽視色彩元素。雖然一開始是專為籃球設計,但繽紛多彩的 Chuck 早已走出球場,在場內外都打破了色彩界限,也在許多領域成了擁抱多元、展現自我的象徵。

從起初的基本色系,到後來的無數印花與主題,譬如 1980 年代登場的迷彩、動物紋、亮粉裝飾,以及棋盤格、條紋、夜光設計等等,全都讓人印象深刻;隨著材質、鞋筒高度和版型不斷推陳出新,Chuck 不再只是次文化的象徵,更蛻變成一雙可個人化、展現自我風格的鞋,適合獨立不隨波逐流的靈魂,也吸引到越來越多合作夥伴。

「Chuck 既是經典,也承載了許多創意。」

Jonathan Olivares,工業設計師兼作家

Chuck 各式各樣的聯名款,始於 1934 年 Converse 與迪士尼首次進行品牌合作,當時,Chuck 成了全球第一雙印上米奇的鞋款。雖然那次的聯名話題性十足,但一直要到 2000 年代末期,「合作」才真正成為 Chuck 精神的重要元素。2008 年的 Converse 1HUND(RED) Artists 系列,邀請全球 100 位音樂人、平面設計師與塗鴉藝術家,以 Chuck 為媒介,表達他們對抗愛滋的信念,並以此目標來凝聚社群,釋放滿滿的創意能量。在那之後聯名作品不斷,譬如品牌的長期合作夥伴 Comme des Garçons(CDG)PLAY,就留下了經典代表作。

Converse 1934 年與迪士尼合作,讓 Chuck 成為全球第一雙印上米奇的鞋款。

Chuck Taylor All Stars 運動鞋型錄:到了 1977 年,鞋款已推出各式各樣的顏色。

Andy Warhol 經典 Chuck 複刻版,2024 年在 Dover Street Market 的展覽「Andy Warhol: Social Disease」中展出。

用黑色 Chuck 特製的水晶吊燈。 拍攝者:Ryan Stifler。

在 2015 年,Converse x PLAY Comme des Garçons 的 聯名商品 Chuck 70。

2024 年的 Chuck 70 De Luxe Squared,以閃亮的施華洛世奇水晶裝飾 Chuck 鞋款。

Converse 與 PLAY Comme des Garçons 的聯名商品一推出就大受歡迎,而且熱潮不退,也再次證明數十年來早已獲得印證的事實:Chuck 已自然而然地融入高級時尚圈,許多引領潮流的設計大師從小就認識 Chuck,且因鞋款不盲目跟從的精神,以及可高度個人化的特性,而深受啟發。時尚設計師 Rick Owens 曾說:「說到 Converse,我腦中浮現的就是黑白色的 Chuck Taylor 和龐克搖滾世代,這些一直是我美學信仰中的核心元素。」

隨著數位媒體在 2000 年代崛起,時尚圈變得開放,在這個曾經高不可攀但日益多元的領域,Chuck 的地位也更加穩固,不論是經典款或特製款,都成功登上伸展台與時尚雜誌,全球時裝週的街拍照片中也經常都有 Chuck。

2021 年,Rick Owens 以 Chuck 70 為藍本,設計出 TURBODRK Chuck 70。拍攝者:OWENSCORP。

Marc Jacobs 1992 年為 Perry Ellis 打造經典的「Grunge」系列時,讓模特兒穿 Chuck 上台。

Lila Moss 穿著 Converse x Isabel Marant Chuck 70 Ox 運動鞋,是 2025 聯名鞋款。

2012 年的 Converse Made in Maine 靴款重新詮釋 Chuck 風格,向其深厚的美國文化傳統致敬。

Shai Gilgeous-Alexander 在 2025 年 NBA 賽前穿 Chuck 入場。

Converse x Feng Chen Wang 2-in-1 Chuck 70 鞋款,以設計師的中國文化背景為創作靈感。

「我第一次和 Converse 團隊討論時,腦中很自然地浮現想重新演繹楔型 Converse 運動鞋的想法。我小時候會把軟木塞剪成一塊一塊的,塞進我的 Chuck 裡,這樣穿起來就會比較高。」

時尚設計師 Isabel Marant

Chuck 深深融入全球的文化脈絡,見證許多歷史性的時刻,也陪伴創造歷史的人物走過各地,成為社會景觀的一部分。

2015 年,一名祖魯族傳統舞者穿著 Chuck,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 Soweto 鎮上表演。

Converse 1990 年的「All You Need」廣告,將 Chuck 放上柏林圍牆。

在土耳其 Beyoğlu,有人將 Chuck 小心地收在醃菜罐中。拍攝者:Aytekin Gezici。

Converse 持續支持自我表達的理念,也在 2024 年的波士頓同志遊行中充分展現。

Chuck 現身 2023 年在巴西聖保羅舉辦的 The Town 音樂節。拍攝者:Cauê Paciornik。

從一再演變的大量版本來看,Chuck 可能是特製款數量在歷史上名列前茅的運動鞋,曾用顏料潑灑、用奇異筆塗鴉,也曾加上別針、徽章與鉚釘裝飾,甚至還曾融入刺繡、十字繡並顛倒重塑。每一雙鞋的風格都反映出創作者獨特的創意,就像他們的指紋一樣。正如 Converse All Star 成員 Rocco Montagnoli Bruzzone 所說:「我從小就會在 Chuck 上畫畫,藉此表達自我、展現個人風格;現在的我則會穿上乾淨的 Chuck 去開會。」

「這雙鞋陪伴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Denise Stephanie Hewitt,Converse All Star 成員

早在 1988 年,Converse 就觀察到顧客與 Chuck 之間獨特又深刻的連結,所以當時就透過郵購型錄販售限量款,後來更推出高度在地化的 Chuck 系列,像是以農曆新年和城市為主題的限定款。這些鞋款通常是與當地的創作者聯名,將各地的文化風情巧妙融入 Chuck 的經典樣貌,打造出各城市專屬的設計。Converse 在 2015 年推出數位客製平台 Converse By You,將個人化服務發展得更加完善,並以 2024 年的 Converse By You x Billie Eilish 聯名活動打破紀錄,創下全新高峰——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大家與自己創作的 Chuck 更加貼近。

而這才只是 Chuck 的第一個百年旅程呢!

經久耐穿、大家都喜愛的各式 Chuck 鞋款。

  • 故事
  • 使命
  • 公司
  • 新聞中心
      • © 2025 NIKE, Inc.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