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

Faith Kipyegon 鎖定目標,創寫歷史

  • 2025/4/23

撰文:Maisie Skidmore

三月中一個寒冷的週四早晨,就在日出前幾分鐘,一群當地跑者耐心守候在肯亞西部 Global Sports Communication Camp (全球運動傳播營) 的入口,準備參加當地運動員每週一次的長跑活動。跑程距離取決於專業人員的訓練計畫,從 20 至 40 公里不等。今天的訓練項目包括 30 公里往返跑,當地人需卯足全力跟上閃電疾速,全程衝刺。這支精英團隊的核心人物,正是史上最偉大的田徑運動員之一:Faith Kipyegon。 

天空從深沉的紫色,隨著太陽逐漸升起轉為粉紅色。空氣中瀰漫著柴火炊煙和尤加利的甜香。六點整,跑者出發了,他們的雙腳踏在紅土路上,閃耀著霓虹粉、橘色和黃色光芒。他們凝神靜默,邁步奔馳,目光直視前方,用幾乎難以察覺的手勢相互提醒留意坑洞、障礙物,或準備改變隊型。唯一能聽見的,只有鳥兒突如其來的喧鬧啼叫、牛群偶爾的哞聲,以及如雷般掠過的車潮聲。肯亞鄉間的一天,就此熱鬧展開。路途中,一群跑者從上學的孩童身旁掠過,孩子們背上的超大書包隨著步伐在小小的背上上下晃動。事實上,這就是 Faith Kipyegon 的起點:她是三屆奧運 1500 公尺冠軍得主、一英哩世界紀錄保持人、已屆 15 年的 Nike 運動員,也是一代奇才

「小時候在村莊,從家裡往返學校,我都是赤著腳跑。其實真的很好玩,我到現在還覺得有趣。」

Faith Kipyegon

她說:「小時候在村莊,從家裡往返學校,我都是赤著腳跑。其實真的很好玩。」幾個小時後,這名五尺二吋的運動員剛做完冰浴,身上包裹著羽絨外套取暖。周邊樹叢掛滿冰浴夥伴的裝備,等著讓早晨的暖陽慢慢曬乾。她咧嘴笑說:「我到現在還覺得有趣。」Faith 當時在達達阿布的鄉間唸小學,距離這個營區約一小時路程,每天要跑差不多 10 英哩。從那時起,她累積了不少里程,且一路由腳上穿的 Swoosh 鞋款伴跑。然而現在的她,眼裡只有一個目標。今年夏天,她將在法國巴黎的 Stade Charléty (夏勒蒂體育場),挑戰史上第一位 4 分鐘內跑完一英哩的女性紀錄。

一般認為女性想在 4 分鐘內跑完一英哩,無疑是天方夜譚,就體能而言更是難以辦到。然而對於 Faith 來說,非參加 Breaking 4 不可的理由,也正好是因為這個標籤。她表示:「我摘下 3 面奧運金牌,也享有世界冠軍頭銜。我和我的團隊自問,我們還有什麼能夠追求?會是摘下更多面金牌嗎?我們自問,何不打破框架,夢想更遠大的目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Faith 和她的肯亞同胞,幾乎一輩子都採用公里制,因此「英哩」對他們來說特別新鮮。Faith 將這段距離稱作「大事」,從各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項里程碑。她知道她的北美競爭對手從小就習慣英哩制,自小學開始的體能測驗,始終是一英哩短跑。在賽道上跑一英哩,其實很簡單:用最快的速度跑完四圈。 

71 年前的 1954 年,英國跑者 Roger Bannister 以 3 分 59 秒 4 的成績,成為家喻戶曉在 4 分鐘內跑完全程的史上第一人。在他挑戰成功之前,這項創舉,是公認人類所無法超越的極限。然而自 Bannister 破關以來,後續已有將近 2,000 名男性菁英運動員取得相同的成就。有時候,你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份證明。 

2023 年,Faith 在鑽石聯賽摩納哥站中以 4 分 07 秒 64 的成績,打破當時的女子一英哩紀錄。於是,開始出現這樣的聲音:女性能在 4 分鐘內跑完嗎?在即將展開的不可能任務中,為鞏固傳奇地位,她將嘗試縮短 7.65 秒。 

「關鍵在於心態。體能再好,心態若跟不上,也終將失敗。只要一直告訴自己『我做得到』,你就能做到。」

Faith Kipyegon

怎麼說?任何參加過一英哩賽跑的人都知道 (尤其是全程衝刺過的人),4 分 07 秒 64 和 3 分 59 秒 9 之間的差異有多巨大。為了達陣,Nike 審慎思考每一項要素及優勢,包括服飾和鞋款的創新技術、地點、空氣動力學和效率。Faith 只需專注在心理層面。首先,她得努力克服心理障礙。她表示:「關鍵在於心態。體能再好,心態若跟不上,也終將失敗。只要一直告訴自己『我做得到』,你就能做到。你必須夢想自己用健康的方式進行訓練。夢想自己不會受傷。夢想當天比賽的情境和自己的模樣。你不能停止追夢。」再者,她將以自身在摩納哥創寫的紀錄為基礎,藉由 YouTube 的推波助瀾,再往前挺進一些。「我想起自己在摩納哥打破的一英哩世界紀錄,這麼做有助於提醒自己曾經有多快速。看著自己在相同的比賽中跑步,很自然會去思考:我還能創造什麼不同。

Faith 還有另一個強大的秘密武器:來自她導師兼訓練夥伴 Eliud Kipchoge 的堅定支持與指導。2019 年,他以 1 小時 59 分 40 秒的成績打破馬拉松 2 小時魔咒,完成屬於自己的「不可能」任務。Faith 和 Eliud 相識 10 年,在 Faith 生完女兒重返工作崗位之後,他倆在營裡一起訓練了 6 年。兩人的關係形同手足:溫暖、有趣、尊重與親密。他們有不少共同點:專注、紀律和企圖心。當然也有差異:Eliud 沉思時幾乎像個苦行僧,而 Faith 則是走活潑歡樂的路線。從兩人的互動就能清楚看出,Eliud 認定 Faith 就是當今的最佳運動員人選。他用柔和的語氣及專注的眼神說道:「Faith 最特別的就是,她是一位大思考家。任何目標她都能接招。她是大夢想家,尊重每一個人,溝通時很能凝聚人心。她會把許多點子集中起來,一一找出弱點,最後選出最好的一個。Faith 是能接下這張戰帖的女性,因為她很樂於嘗試。」他帶著淘氣的笑容說:「有人常說,如果你有大志向,就得比別人更早起床、更晚睡覺。但就運動而言,如果你有遠大夢想,就得加倍賣力、用更聰明的方法訓練。Faith 現在的訓練正是如此。」

「Faith 最特別的就是,她是一位大思考家。她會把許多點子集中起來,一一找出弱點,最後選出最好的一個。Faith 是能接下這張戰帖的女性,因為她很樂於嘗試。」

Eliud Kipchoge,Faith 的導師

Eliud 坐在綠意盎然的營區花園裡,一張藍色塑膠戶外折疊椅上。我們身邊長滿了果樹、花朵和灌木叢,下方都附有手寫立牌。有的標示了成就、獎牌和紀錄,有的則標註前來應援時種植的親友或隊友姓名。(Nike 團隊向來維持一種友好的競爭:比誰的樹長得更茂盛,誰的看起來略顯營養不良。)Eliud 說,這些樹木不僅發揮了遮蔭作用,更象徵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之下,見證到的成長、果實,以及雖緩慢卻彌足珍貴的進展。像是營區的內牆和花園,處處可見標有醒目勵志金句的立牌和海報。這些標語激發了 Eliud、Faith 及其夥伴的正向心態,這不僅對訓練很重要,心態本身也是一種訓練。他補充說:「心裡舒服了,身體也會跟著舒服起來。如果你用對方法認真快樂地訓練,且從訓練中獲得成就,心裡也會跟著滿足。換句話說,身心訓練是同步進行的。」

Faith 和 Eliud 擁有一位共同的強棒教練 Patrick Sang,他與 Faith 合作了 6 年,與 Eliud 則配合了 23 年。在他看來,「4 分鐘內跑完一英哩」的目標,對於像 Faith 這樣集天賦、企圖心和鋼鐵鬥志於一身的傑出運動員而言,不過是遲早之事,終將水到渠成。他表示:「人一生中無論做什麼,都只不過是延續某件曾經起了頭的事。」他舉出 Faith 在過去 18 個月內取得的成就:打破世界紀錄的奧運金牌、第三個世界冠軍頭銜、一英哩世界紀錄。「一旦你成就了她所成就,接下來的問題肯定是:如果……?完整的問題是:如果去嘗試會怎麼樣?我們剛好來到嘗試階段,而這個目標也確實值得一試。她終於相信自己能做到,我也相信,只要她身邊的所有支援系統能發揮適當作用,達陣並非不可能。」

「一旦你成就了她所成就,接下來的問題肯定是:如果……?她終於相信自己能做到,我也相信,只要她身邊的所有支援系統能發揮適當作用,達陣並非不可能。」

Patrick Sang,Faith 的教練

GSC 訓練營是一片純樸寧靜之地。唯一的背景音就是鳥鳴、嘰喳聲,以及偶爾傳來的笑聲。多數運動員都睡在集體宿舍。大家共同分攤家事和其他宿舍雜務,包括打掃、拖地和整理垃圾,金牌得主或終身職者也不例外。狹小的健身房角落,堆放著健身球、啞鈴、一疊木凳、一台跑步機和一輛健身腳踏車。室外的物理治療室旁,有兩個巨大的藍色塑膠桶 (冰浴專用),緊鄰裝滿冰塊的冰櫃。使用這些設施的運動員,全是世界之最,其中不乏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各種便利性、奢侈品、最新技術與創新設計,對他們來說垂手可得。但若想達到巔峰狀態,就必須從週一到週六放棄大部分的享受。一週接著一週,他們選擇透過專注、紀律和團隊合作,發揮自我潛能。

團隊合作是關鍵,也是肯亞精神。2016 年,當 Faith 在巴西里約摘下第一面奧運金牌時,她放棄了豐厚獎金,選擇為她從小生長的村莊安裝電力系統。當時她說:「贏得奧運金牌,不僅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社區生活。你受益,社群也跟著受益。」這份對社群的重視每天都引領著這裡的運動員。她補充說道:「我最喜歡訓練營的地方,就是團隊合作。團隊合作推動我們成就一切。」 

Eliud 是這股團隊精神的幕後推手。他解釋:「我們正根據『一群互信者齊心協力』的團隊合作定義,建立一個團隊。我們以良善價值觀、正向言語、優質訓練、良好生活環境與良好關係為根基來打造團隊。能帶來人性光輝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底氣。每天都是打造團隊合作的好日子。Faith 能以個人之姿贏得勝利,但這份成功屬於整個團隊。」他解釋說,正因聚焦在團隊合作,訓練營裡害羞的新人才有機會擔任領導職務,也讓跑者在長跑過程中更容易變換隊形。「訓練時,我們會嘗試給每個人機會。領跑讓人有信心帶領他人。因此我們輪流領跑,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激發自信。帶頭跑步,動力自來。」

週五早上,訓練營的運動員在花園裡排好瑜伽墊和健身球,準備展開每週一次的肌力和調節訓練。訓練雖由助理物理治療師 Eric Muthuri 帶領,但毫無疑問他們會互相激勵,全神貫注團結一心。隨著節奏加快,有些同伴留意到 Faith 開始張嘴彷彿微笑,於是大家爭先恐後跟著咧嘴笑了起來:這項訓練是在肯亞東非大裂谷約 8,800 呎 (2,700 公尺) 的高山上進行,這樣的海拔高度有助於肺部吐氣,但不利吸氣。除此之外,和其他城市的社區健身房相比,這裡的例行訓練並沒什麼明顯不同。訓練結束後,運動員會返回宿舍看書、休息片刻或一起到室外打坐,為下一次的訓練做好心理準備。休息和恢復至關重要。

當 Faith 和她的教練及導師,正在訓練營基地為她的大膽目標全力衝刺時,另一個應援團隊也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為即將到來的驚天挑戰如火如荼展開準備。在俄勒岡州比弗頓,Nike 團隊正埋首精修鞋款和服飾設計上的創新細節,並使用 Faith 於一月造訪 Nike Sport Research Lab 時製作的 3D 掃描模型進行測試。那次行程也一併完成了身體地圖的繪製、基礎測試、最大攝氧量測試,以及有關配色和設計走向的討論。為能提升她的現場表現,無論是服飾、跑鞋或當天的空氣流動狀況,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力求鉅細靡遺,面面俱到。她為眼前所見、所感受而滿懷感恩。「對於 Nike,我甚至不知該如何表達,他們從方方面面力挺我,而且早在 2010 年就開始!當時我還很年輕,才剛進入職涯。」

這場世紀挑戰將於 6 月 26 日在法國巴黎 Stade Charléty (夏勒蒂體育場) 登場,在同一條跑道上,Faith 曾經分別於 2023 年和 2024 年創下 5000 公尺和 1500 公尺的世界紀錄。當然還會有其他因素影響表現,包括天氣 (最理想的情況是無風,而 Faith 更喜歡午後陽光) 和群眾 (喧鬧聲)。但是 Faith 表示,在踏進跑道之前,她老早在心裡打破了 4 分鐘的紀錄不知幾百次。她說:「我會在腦海中觀想整個流程:想像今天是比賽日,並且列舉出每一件我必須做的事。這麼做給了我一早起床,動身前往訓練的最大動力。」 

「對於 Nike,我甚至不知該如何表達,他們從方方面面力挺我,而且早在 2010 年就開始!當時我還很年輕,才剛進入職涯。」

Faith Kipyegon

另一個主要動力來源,是等在終點線的女兒 Alyn,臉上掛著的燦爛笑容。Faith 解釋:「為人母之後,我的心態或態度整個大轉彎。首先是在訓練時,你得暫時拋下某個人。我從週一來到營區,會待到週六,只剩兩天能與她相處。現在她長大了,知道我的工作,了解我在做些什麼,也明白我必須督促自己實現遠大目標。她知道跑步並不簡單,需要訓練和專注。她知道媽媽要比賽時,那是一場全力以赴的較量,她會等到終點線才開始慶祝。」儘管 Faith 離家在外的時光並不容易,她深知自己樹立榜樣的重要性,也願意盡一份力,為女兒打造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成長環境。她指出:「母親的角色,帶給我不少領悟。重點是我們必須啟發引導孩子: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都得全心投入。你得激勵自己的孩子,一路上以身作則。你必須全力以赴克服障礙。這就是我所做的。」

然而,她惦記的並不只有 Alyn。每一個訓練跑時的腳下步伐,每一次的清晨起床或冰浴,Faith 心心念念的,是不拘年齡的所有女性。她說:「我認為這次的挑戰能啟發女性思維。我想激勵她們,告訴她們:男生能,女生就能。你可以夢想,並且起身去追求與實現。障礙是用來打破的。女生也可以突破極限,翻轉奇蹟。」

「母親的角色,帶給我不少領悟。你得激勵自己的孩子,一路上以身作則。你必須全力以赴克服障礙。這就是我所做的。」

Faith Kipyegon

現在是週六早上,Faith 正在肯亞埃爾多雷特的 Kipchoge 體育館進行每週一次的田徑訓練。肯亞的烈日高照,無情炙曬在眾多繞圈練跑的當地和外來運動員身上,看不到一絲陰影。灼熱程度,幾乎要把賽道烤成了水泥地。不過,那種感覺卻很美好。

教練手持碼表緊緊跟隨 Faith,指導她該如何衝刺,所有觀眾就在此時此刻回想起她是多麼優秀。她熟悉又有效率地將雙手拉向胸前,沿著跑道飛快奔馳,腳下步伐與她 15 年來的配速員兼訓練夥伴 Bernard Soi 精準同步,半拍不落。即使逆風,她的 300 公尺重複跑成績也能達到 43 秒,而這個配速,卻是許多頂尖男性運動員畢生努力追尋的目標。訓練結束後,她明顯感覺到這是一週以來首度精疲力竭,於是她癱在隊友中間的草地上,微笑並大口喘氣。 

Faith 的每週訓練模式:盡一切所能,跑出個人最高速。

這次挑戰的正式名稱「Faith Kipyegon 挑戰 4 分鐘內跑完一英哩」,看似只不過是未來的一小段片刻。某天,4 分鐘,結束。然而真相是:這場挑戰,早已開始。從每週的長跑、肌力與調節訓練、肯亞森林的寒冷清晨,到酷熱的跑道時光。從週一到週六,與團隊一起拖地、或烤新鮮印度薄餅的大量時光。種種研究、創新、策略制定與規劃。更重要的是「觀想」:她已在腦海中演練過無數次的完整模擬流程。對自己的能力、專注力和訓練深具信心。她相信自己,而我們相信她。

那一天,並非起點,而是迎來慶祝的「終點」。Faith,我們終點見。

  • 故事
  • 使命
  • 公司
  • 新聞中心
      • © 2025 NIKE, Inc. 版權所有